> 文章列表 > 河北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名单

河北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名单

河北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名单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国家教育部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 建设的专业点,分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河北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名单

学校名称 专业名称 年份 国家级/省级
河北大学 经济学 2021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社会工作 2021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学前教育 2021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古典文献学 2021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编辑出版学 2021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应用物理学 2021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生物信息学 2021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材料化学 2021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021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2021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21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信息安全 2021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临床医学 2021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药学 2021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图书馆学 2021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 2021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视觉传达设计 2021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生物技术 2021年 省级
河北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021年 省级
河北大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2021年 省级
河北大学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2021年 省级
河北大学 环境工程 2021年 省级
河北大学 建筑学 2021年 省级
河北大学 中医学 2021年 省级
河北大学 护理学 2021年 省级
河北大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021年 省级
河北大学 财务管理 2021年 省级
河北大学 人力资源管理 2021年 省级
河北大学 旅游管理 2021年 省级
河北大学 汉语言文学 2019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汉语国际教育 2020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历史学 2019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新闻学 2019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广告学 2020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经济统计学 2019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金融学 2019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2020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财政学 2019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法学 2019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哲学 2020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英语 2020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日语 2020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教育学 2019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应用心理学 2020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戏剧影视文学 2019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2020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2020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化学 2019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生物科学 2019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通信工程 2019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自动化 2020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2019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卫生检验与检疫 2020年 国家级
河北大学 古典文献学 2019年 省级
河北大学 广播电视学 2020年 省级
河北大学 经济学 2020年 省级
河北大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2020年 省级
河北大学 软件工程 2019年 省级
河北大学 信息安全 2019年 省级
河北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20年 省级
河北大学 应用物理学 2019年 省级
河北大学 物理学 2020年 省级
河北大学 土木工程 2019年 省级
河北大学 药学 2019年 省级
河北大学 安全工程 2020年 省级
河北大学 临床医学 2019年 省级
河北大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 2020年 省级
河北大学 财务管理 2020年 省级
河北大学 人力资源管理 2020年 省级
河北大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2020年 省级
河北大学 材料化学 2020年 省级
河北大学 环境工程 2020年 省级
河北大学 生物技术 2020年 省级
河北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2020年 省级
河北大学 建筑学 2020年 省级

河北大学简介:

河北大学是教育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一层次高校。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分布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大门类。设有95个本科专业,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4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临床医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学校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和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现有本科生28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1000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1个、一流本科课程13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新工科”项目4项、“新文科”项目5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特色专业等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14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等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2个,国家级众创空间2个;

3个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学校建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中国延安精神教育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首批“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